丁峰的博客 Free is a matter of liberty, not price.

07/07/2007

看片笔记:《大国崛起》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0:54 pm

这篇其实是旧文,是今年2月份我看《大国崛起》的时候,边看边随便记下的只言片语。

当时想等有空的时候好好整理一下再发表(发表到Blog上),然而这一等就是将近半年到现在,半年之后心境也不一样了,也没心思再所谓的好好整理了,索性发出来算了。

坚持写博一年多,类似的情形很多。很多事情你想等待”思绪成熟”再写Blog,但实际上永远没有”思绪成熟”的那一天。现在我越来越明白,写Blog应该借鉴开源软件的开发方式,尽早发布,甭管是Alpha还是Beta,甭管是多不成熟的版本,先Release了再说。把你的思想通过Blog方式Release之后,就有人看,有人评,在各种思想的交流中,或许你的思想就能更快更好的从Alpha成为Beta,呵呵。

扯远了。还是贴上我的看片笔记:《大国崛起》

(more…)

06/10/2007

AG AB N.V. S.A.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3:06 pm

很久以来我一直疑惑。

  • 德国西门子公司全名叫 Siemens AG,德国SAP公司全名叫 SAP AG,后面这个 AG 啥意思?
  • 瑞典爱立信公司在新闻里面经常写作 Ericsson AB,这个 AB 是啥意思?
  • 荷兰飞利浦公司 Philips Electronics N.V.,后面这个 N.V. 啥意思?
  • 法国的汤姆逊公司 Thomson SA,后面这个 SA 啥意思?

(more…)

05/18/2007

林妹妹死了

Filed under: 历史,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8:56 pm

林妹妹死了!

(more…)

04/25/2007

“青涩摇滚”出版为《当时已惘然》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6:26 pm

吴越的长篇小说《青涩摇滚》,居然又变成了印在真正纸张上的铅字。这次书名定为《当时已惘然》。

(more…)

01/26/2007

吴越新作《南加州从来不下雨》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1:26 pm

吴越实在是高产作家,06年11月12日刚刚完成《青涩摇滚》,两个月之后,07年1月20日就又开始贴新作。

这次的名字叫《南加州从来不下雨》,来自一首英文老歌《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在《南加州从来不下雨》的第一篇里,吴越居然还贴了《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的YouTube的MTV视频。

我把她引用的这段视频的代码拷贝过来,大家一起欣赏吧,呵呵:

(more…)

01/13/2007

吴越和她的小说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1:56 pm

最近看了吴越(可能是笔名)的新作小说《青涩摇滚》。之所以说新作,是因为她刚刚在06年11月写完,而我在05年6月看过她当时的成名大作《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两个小说都是长篇言情小说,写得都很不错,都是吴越先在网上( 海龟论坛)发帖连载。

(more…)

12/03/2006

当当网2006图书年度畅销排行榜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0:16 pm

快到年底了,各家都在忙着搞年终总结,卖书的也不例外,这不,当当网2006图书年度畅销排行榜出来了。

我来评说评说我看过的,或者还没看但我已关注了,准备要看的书:

职场类

我前一阵子写博推荐过《圈子圈套》和《逃离外企》都名列榜中,其中《圈子圈套2》名次还不俗是第2名,《逃离外企》是第9名,《圈子圈套》系列的作者王强写的另一本书《圈套玄机:职场案例解码》第10名,《修炼–我的职场十年》第14名,而写任正非、段永基、万润南的事的《我与商业领袖的合作与冲突》第21名。

顺便说一下,这几天我看了《输赢》,觉得不咋地,比《圈子圈套》差,这篇评论《输赢–温情脉脉的血战》写得深得我心。

小说

《达·芬奇密码》书居然是第1名,说实话我觉得同名电影挺无聊的,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兄弟》是第2名,我看过了,也觉得写得挺无聊的。

文化随笔

天哪,无聊透顶搞索隐派自个瞎琢磨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成了第1名,靠,我无语了。

我倒是觉得第8名《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平客写的推荐贴)是很值得一看的书,我已购得,已经看了几节,作者章诒和是1957年中国第一号”右派”章伯钧的二女儿。

另外,谁要有章诒和的另一本书 《往事并不如烟》,麻烦借给我看看,谢谢。

动漫

这个榜很有趣,第1名是《关于上班这件事:朱德庸漫画作品》,第2名是《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弯弯漫画作品》,看来在当当网买书的都是不想上班的主儿,要么怎么这俩漫画书这样畅销呢,呵呵。

漫画就看看电子版的算啦,谁有完整电子版的吗,麻烦发给我看看,谢谢。

旅游

除掉那些旅游攻略类书之外,我觉得值得一读的是第6名邬敬民的书《叫我如何不宰你》,而第12名《旅行的艺术》我已经写过博客介绍过了

而所谓的雅致生活类书籍排行榜基本上等同于小资生活指南书排行榜了。

管理

可圈可点的书不少,比如搞互联网行业的人恐怕都会看看第13名这本《长尾理论》,第17名是郎咸平的《模式:零售连锁业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

创业

我看过的是第2名《蒙牛内幕》,但我给它评价一般。

思想

我关注的书有第2名《世界是平的》,第16名《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都还没看,正准备看。

顺便提一下,当当还同时出了当当网2006影视、音乐年度销售排行榜

不过,跟书籍排行榜一样,在我看来,销量前茅的不少是垃圾。

Anyway,在堆积成山的垃圾书和垃圾影视剧中淘出值得看的东东,也不容易,所以我才写写这篇。

12/02/2006

The Art of …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5:08 pm

前一阵子看了《旅行的艺术》这本书,英文原书名叫做《The Art of Travel》。

突然发现但凡叫 The Art of 什么的,好多都是貌似值得看看的。

点击小图到相应书的豆瓣网链接:

《孙子兵法》,牛吧,英文叫《The Art of War》,或者The Art of Warfare.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作者高德纳(Donald E. Knuth)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退休教授。据说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20部著作之一,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作者Eric Steven Raymond是Open Source和Unix领域的大牛。

而这位Guy Kawasaki,曾在1983-1987年在苹果电脑Apple任职布道师(Evangelist,负责产品和品牌的传播,就好像福音布道者一样), 1995-1997年任Apple 的总布道师,后活跃在风险投资领域。他在自己的Blog上弄了好几个The Art of…

其中以6月份这个The Art of the Start”开始(创业)的艺术”尤为出名,彼岸BeyondTheSea对这次演讲写了中文的介绍和摘录

11/12/2006

《旅行的艺术》适合在旅途读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旅行,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1:26 pm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像我上篇博客里面提到的《圈子圈套》,因为是小说,有故事情节,会吸引读者希望赶紧把它看完看到结局,好知道洪钧和俞威这两大销售斗法到底谁赢了啊,所以《圈子圈套》是适合有一大段空闲时间的时侯看,比如周末的午后或者晚上,泡杯茶,坐在灯下或者躺在沙发上,两三个小时的大段时间,不间断的看完。看这类书如同看情节跌宕起伏的电视连续剧。

顺便说一下,我看电视剧一般是喜欢把全部集都下载或者买张碟,一口气花两三天从第一集看到最后大结局,这种看法坏处是总是滞后,总是听别人说什么剧好看我才去下载或者买碟,而好处是不用忍受电视广告,而且一次看个爽看到结局。

而有些书,不适合这样狼吞虎咽只盯故事情节的看法。比如这本《旅行的艺术》(英文原书名叫 The Art of Travel)

实际上如果真用连续大段时间,比如两三个小时,想一下子看完这本《旅行的艺术》,反而容易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在王建硕的博客里面看到他说:车东夫妇曾经抱怨这本书节奏太慢,读起来吃力。),因为这本书是个英国老外写的,而作者又时常列举诸如诗人波德莱尔、小说家福楼拜、画家凡·高、科学家洪堡、政治思想家伯克……这样的名字,对一般的中国人而言,比如偶这样的,如果没有仔细研究学习过欧洲文化艺术历史,这些名字对我来说只是”哦,知道,好象听说过”,但具体这些人有过什么艺术成就,我还真说不上来(唉,要被BS了,呵呵)。

我是这样看完《旅行的艺术》的

  • 在候机厅无聊等待航班到来的半小时看这书,然后合上书去排队登机;
  • 等坐进机舱座位安顿下来,可以再拿出来翻它十几页,空姐送上午饭了,合上书吃个饭;
  • 气流颠簸,飞机晃荡,合上书闭眼休息一下,待会平稳了,继续看它几页……
  • 出差在外地,白天忽悠和反忽悠客户一天,晚上回到宾馆,入睡前翻上几页……
  • 坐火车,甚至坐地铁的时侯,也比较适合看这本书。

《旅行的艺术》是一本很有意思(用比较酸的词,可以说是很感性的书)的书,它不是旅游攻略,实际上是讲作者在旅途当中的所思所得和感悟,说得不敬一点也就是作者的胡思乱想,呵呵,只不过他的胡思乱想还挺有意思,而且在旅途当中看他的胡思乱想,经常能够会心一笑,因为你会觉得:嗯,呵呵,的确是那么回事。

比如说我出差旅行,晚上在宾馆里面,我一边看着《旅行的艺术》书里面这样的文字:

“旅馆的房间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摆脱思维定势的机会。躺在旅馆的窗上,室内极静,偶尔听到酒店内电梯快速上下所发出的声响,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忘却到达之前的一切劳顿,任思绪驰骋,品味自己曾经拥有的辉煌和曾遭遇过的落寞。面盆边用纸包着的小肥皂,小吧台上陈列的小瓶包装的酒,承诺整晚提供送餐服务的菜单,以及二十五楼下平静而又有些骚动的陌生城市的夜景等等,这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

这样的描写(称之为细腻?还是小资?还是做作?还是酸气?)在书里到处都是(我懒得自己输入打字,上面这段书的文字是从mvm那里Copy来的)。当我看到上面这句”室内极静,偶尔听到酒店内电梯快速上下所发出的声响”的时侯,我还真的是在夜深人静时侯,一个人躺在酒店的床上,同时听见外面走廊里有大概是刚来入住的客人拖着拉杆箱行走和开门的声音,呵呵,这种 在旅途当中和书的作者一起感受旅行的感觉,着实是很有趣。

按我的理解,《旅行的艺术》最适合在旅途当中看,也适合断断续续的看,更适合多次重复看:你可以今年看看,甚至没看完就扔在书架上摆着,明年什么时侯要出行了,再把它拿出来放进行李箱里,继续看。

以下是一些书评的链接,但我建议最好是先看完书,再看这些书评,因为感性的书,说实话看书评是没什么帮助的,它不是小说,看小说书评可以让你提前知道大概的故事情节以决定你是不是感兴趣想看。感性的书,给读者的感觉是非常主观的, 每个读者可能都有自己的非常个人化的主观感受,如同旅行本身,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季节,给不同的旅客也带来完全不同的主观感受。

《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在豆瓣网很热门,豆瓣成员的书评就有38条,有237人正在读,705人读过,而想读的还有1381人。这里顺便再推论一下,这些数字能说明什么呢?我觉得说明《旅行的艺术》很合豆瓣网成员的口味,或者说豆瓣网的成员大都比较小资,呵呵,因为《旅行的艺术》这书也挺小资的。

延伸链接:

对了,不知道谁有英文原版的这本书?我有兴趣读读它的英文原版 The Art of Travel。

11/09/2006

做销售的人写的书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职场,读书|影视 — Ding Feng @ 11:20 pm

本帖推荐几本书,恰巧都是做销售的人写的书。

我自己虽然不是销售,但这几年我一直和好些销售同事共事,也参与过一些销售项目。我听一位资深的销售同事说过,一个好的Sales(销售)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 Aggressive(积极的、大胆的、积极进取的,好斗的, 敢作敢为的, 有闯劲的)。要能够自己主动发现新的销售线索(Leads),并且深挖进去,成为有希望的商机。如果不能自己找到新线索、只能依靠别人告知线索的销售,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善于跟进(Follow)的销售,但就不是一个能开拓新的疆土的开路先锋大将了。
  2. 亲和力。销售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至包括你可能内心里不喜欢的人。如果和什么陌生人都能酒过三巡之后称兄道弟,呵呵,这个亲和力就比较好。但亲和力和第一条Aggressive有时候是矛盾的,因为太过Aggressive的人,往往生性太好斗,以至于说话做事咄咄逼人,这样的人往往很难有亲和力。两全很难。
  3. 头脑清晰,做事有条理,逻辑思维也要强。这样的人能够在一个复杂的项目中掌控复杂的局面。例如一个项目里面,可能局长是竞争对手的人,也有一定实权的副局长是另一个竞争对手的人,只有负责技术的处长是你的人,怎么办,在这样的面对各种竞争对手争相搅混的局面里面,你是否依然能够条理清晰知道该拉拢谁、该打击谁,该什么时侯释放什么烟雾弹去迷惑对手让他们出错牌,该什么时侯主动退让以求更大利益,而什么时侯又必须强硬……形势很复杂,头脑不清晰怎么行呢。

扯远了,呵呵,还是说说这几本书吧。

(more…)

« Newer PostsOlder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