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的博客

Free is a matter of liberty, not price.

January 14th, 2009

转载:瑞典或北欧的音乐

王小峰(网名:带三个表)现任《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他对欧美音乐很有研究,出版过两册共1338 页原价¥188的厚书《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他在他的博客网站刚写了一篇文章介绍瑞典或北欧的音乐。

相关链接:

个人我很喜欢第一首 A Camp-I Can Buy You 的歌词:

I can buy you

– A Camp

A life of sanity and dignity You know it takes two
And what’s the use in being a millionaire If I can’t have you

I wanna buy you a home
I’ll pay your friends if you’re feeling alone
The pain of losing a guy like you
Is a bigger cost Than paying your dues

I can buy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do what you don’t
And I can hire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love me I can’t make you

You say I’d never go for a little
And I always need more
And you’re a thousand dollar playboy That I just can’t afford
But I guess you got me, oh, oh
You got me hanging around For too long
I don’t wanna stop it, oh no, oh no
I bet your life that it’s With me you belong

And I can buy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do what you don’t
And I can hire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love me
I can’t make you care

So if I can’t make you love me If I can’t make you care
What price can take me there
In this world
Somebody told me cash is king
I didn’t mean to force you, oh no
But I bet a fortune it’s With me you belong

And I can buy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do what you don’t
And I can hire you, oh yeah, oh yeah
But I can’t make you love me
I can’t make you care
I can’t take you there
Anymore


September 9th, 2008

终结者之莎拉·康纳传奇的第二季开播

时隔大半年之后,Fox剧集 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终结者之莎拉·康纳传奇).的第二季从昨天9月8号开始播出,基本上每周一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April 21st, 2008

e-book: 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t Management

推荐对技术行业产品管理有兴趣的同学读一读这本新出来的电子书(PDF 下载地址),书名叫:

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t Management:
How a market-driven focus leads companies to build products people want to buy.

我在英文博客 [Reading] e-book: 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t Management 做了简单介绍和书摘。

March 19th, 2008

Roxette 女主唱右眼失明

今天在网上本来随意找几首 RoxetteWikipedia 链接一听音乐网上有不少 Roxette 的歌可以在线直接听)的歌来听,却偶然的搜到 DailyRoxette.com 这个网站,然后意外的看到这样一条今年2月的帖子 The tumor changed Marie’s life

啊!原来 Roxette 的女主唱 Marie Fredriksson 身患癌症,以至于右眼失明

在 flickr 上找了几张照片。很难相信这样一个漂亮的金发美女歌手(照片估计是旧的,因为 Marie Fredriksson 实际上今年就要50岁了),竟然已经身患癌症右眼失明。不管怎么说,我由衷的敬佩这个金发女人。

在 flickr 上还找到有个人拍了很多 Roxette 的 CD 封面:

上面几张照片的flickr原始链接:

February 12th, 2008

圈子圈套 3

《圈子圈套 3》在去年2007年10月就出版了,我到最近几天才看。看完却不像当初2006年看《圈子圈套 1,2》的时候激动。我想并不是书不好看,是自己在这一年多有些变化吧。2006年底看《圈子圈套 1,2》的时候,我成天和销售同事一起摸爬滚打在销售项目里面,而如今我已离那样的前线战斗生活有了一些距离。

《圈子圈套 3》附送了一张DVD光盘,内容是对作者王强的电视访谈和王强的一些演讲。我觉得,这张光盘倒是值得一看的,因为书本身毕竟是个小说,而作者王强在小说里面写出某些文字的背后,他真正想要表达的理念、概念、主张、观点,倒是在这些电视访谈和演讲里面表述的更直白。

我注意到王强反复在强调这些:

利益和责任。这让我想到3里面洪钧的老板柯克在最后要亲身干掉洪钧的时候说的话:It is nothing personal. It is business. 咱中文怎么说的来着,在商言商,对吧。

目的和手段。我觉得这就是 Goal 还是 Approach 的问题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分不清楚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Goal? or Approach?

王强在一个演讲里面说了销售高手应该具备九项素质:快乐心、激情(Passion)、捕捉时机、洞察力、震撼力、同情心(换位思考)、计划条理性、人际敏感性(组织敏感性 organizational awareness)、专注结果(Goal oriented)。其实这何尝只是销售职业要具备的素质呢?这就是领导力,就是 Leadership.

看看书橱里面三本《圈子圈套》,基本都是在出版后的第一时间买来的,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就是开本越来越大。

延伸阅读:

January 20th, 2008

终结者之莎拉·康纳传奇

美国 Fox 最近剧集: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魔鬼终结者之莎拉·康纳传奇).

我曾经在半年前看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后写的 Blog 里面写道:

谈到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始终是我心中的第一名。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电脑特效,更重要的是《终结者》的哲学问题:

  • 人和机器的关系如何?
  • 机器会具有意识和生命吗?
  • 机器会征服和统治人类吗?
  • 人类和机器如何共存,如何共同进化?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November 23rd, 2007

邂逅的概率

偶尔在地铁里能碰到熟人,彼此都觉得很巧、很难得。回头我细想起来,又觉得未必那样稀罕和难得,因为可能两个人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出门上班、每天都是坐靠近车头的地铁车厢……因此很可能遇到的几率貌似很高,但现实其实还是几率很低。为什么呢?

我想如果用数学的角度思考的话,可以概括为一个多维参数的函数 f(x,y,z,a,b,c…). f 是这两个人遇到的几率. x,y,z,a,b,c….是各种因素,比如 x 表示每天出门上班出发时间固定在某时刻的几率,y 表示经常乘坐的地铁车厢位置的几率,z 表示如果有多种地铁换乘线路选择的话 某个人更换线路的概率……等等。每天都是基本固定8:00出门,那 x 的取值范围可能前后误差几分钟而已,这意味着 x 这个几率很大,或者说出门时刻这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很窄。其实每个参数的取值范围都很窄,但最后还是两个人很难邂逅,这说明最终系统 f 代表的几率很小,或者说取值范围依然很大。

这个系统很有趣:众多相对固定、浮动很小、概率很大的参数,最终却产生一个浮动很大、概率很小的系统

不知道数学理论上有没有研究过这种函数?如果有相关理论的话,当年几米著名的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故事,或许就有了概率理论基础。

以后再看到这种小资文字的时候:”我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站台上车,路过同一个路口,等过同一个红灯,叫过同一家外卖,点过同一道菜,只是我们还不曾相识。”,我就会想说:

哥们,这是有概率理论的,系统计算表明,你们相识的概率就应该很低。呵呵。

延伸链接:

最近在上海地铁里面热播的小资短片系列《晴天日记》(新浪专题新浪视频相应博客豆瓣链接

豆瓣上的介绍很商业:

为了吸引更多的共同客户群–那些追求梦想、生活节奏快、对于时尚生活方式变化敏感的年轻人,星巴克、百事两巨头成立的合资公司 “国际咖啡合作伙伴”(以下简称ICP)还首创新招,在中国每天人流量近百万的地铁里播出一部名为《晴天日记》的短剧,以帮助它们的新品瓶装”星冰乐”以及”星巴克风格”能在更多中国的目标客户中引起反响。这部总共40集的短剧每集片长两分半钟,每天循环播放,短片主角启用了中国正在走红的影视演员黄晓明和一位新人女星。(作者James T.Areddy 编译鲍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

有趣的是这位新人女星的名字居然叫做:廖隽嘉。我一下子想起赵允嘉来,《青涩摇滚》的女主角的名字,参见本站另外文章:吴越和她的小说“青涩摇滚”出版为《当时已惘然》.

August 14th, 2007

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

最近公司搞了个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活动,和同事们热热闹闹做游戏之余,也听了拓展训练公司的讲师的一堂有关团队角色(Team Role)的课,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写成Blog分享一下。

这个团队角色理论叫做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Belbin team roles),贝尔宾(Dr. Raymond Meredith Belbin)是英国的一个教授,他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书《团队管理:他们为什么成功或失败》(Management Teams – Why They Succeed or Fail),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这套团队角色模型。

基本思想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人无完人,但团队却可以是完美的团队,只要适当的拥有如下各种角色。

一共分了九种团队角色: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July 27th, 2007

1987年的变形金刚贴画

变形金刚是所有我们那个时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记得当时小学校门外的小摊小贩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变形金刚贴画,我买过一些,回家贴在集邮册(那时我也集邮)里。

感谢家人,还帮我保存着这些童年的集邮册。现在拿数码相机翻拍出这些变形金刚的贴画。从一些痕迹知道他们至少是1987年的,有可能还更早些。

跟同样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共享。

总是有两块大玻璃“胸肌”,总是戴着大口罩(不知道是嫌地球空气脏还是那时候就有非典)的擎天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July 21st, 2007

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

今天看了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变形金刚》。感觉一般。电脑特效做的太快,看不清楚他们咋变的。比例好像也不对,机器人普遍尺寸偏大,我感觉一辆汽车变形之后没那么大啊。

谈到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始终是我心中的第一名。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电脑特效,更重要的是《终结者》的哲学问题:

  • 人和机器的关系如何?
  • 机器会具有意识和生命吗?
  • 机器会征服和统治人类吗?
  • 人类和机器如何共存,如何共同进化?

一篇爆搞笑的牛贴《为什么汽车人总打不过霸天虎》: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双方战斗的性质,霸天虎说白了就是支高科技的土匪部队,他们到处打家劫舍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寻找能源,什么钻井平台、什么油矿都是霸天虎这帮土匪们的最爱。 而汽车人的战斗性质就截然不同,汽车人作战是因为”为了地球和平和人类的自由”(多SB的理由啊)!那么汽车人的能量块是什么地方来的呢?是纳税人给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把双方定位:

霸天虎是车匪路霸,汽车人是110或者是城管。

延伸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