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的博客 Free is a matter of liberty, not price.

02/11/2007

渠道的力量

Filed under: 商业,所有帖子 — Ding Feng @ 11:22 pm

刚刚看到老白的新贴《去哪儿》,说的是一个旅游搜索引擎网站”去哪儿”(www.qunar.com)。

对旅游搜索引擎网站我倒没太大兴趣,但我特别注意到老白帖子里面的这段:

对于用户来说,总是希望有一个可以路径依赖的服务商获得一站式的服务。然而,作为产品制造和提供商,最害怕的是渠道”一股独大”的议价能力

中国家电行业的例子最为明显,由于国美苏宁的强势,众多家电制造商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走过很多国内家电制造企业,它们都有一个部门或岗位用来进行业态跟踪和研究,设法平衡分销渠道。

对于酒店和航空公司也是如此,携程等强势分销商固然可以带来大量客户,但如果其分销份额过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同样要设法增加分销商的数量和形态,这样做的结果,就自然催生了比价搜索引擎存在的空间。

根据庄辰超的介绍,酒店们似乎很害怕携程。因为酒店从客户那里收169块钱,就要分给携程69块钱。但携程似乎也很害怕”去哪儿”,去哪儿在比价过程中,不仅用删除线的方式划掉了携程并不是最低的价格,顺手也划掉了携程网的名字。是可忍孰不可忍,携程网到海淀工商把去哪儿给告了。这个事件现在叫做划线门……

原来携程的分成有那么大,渠道的力量是何其大也。

谈到旅游行业的网站,特别是旅游搜索引擎网站,正巧前几天我看到 VentureBeat 上的这篇2月6号贴的 “SideStep raises $15M to do battle in online travel search“,里面提到的这篇拿到1500万美金第三轮投资的 SideStep (SideStep, the travel search engine, has raised $15 million in a third round of funding)就是美国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搜索引擎网站,类似的旅游搜索引擎网站还有 Kayak

刚才我说,对旅游搜索引擎网站我倒没太大兴趣,主要是因为觉得谁来保证这些旅游搜索引擎网站的搜索、比价结果的正确性、及时性呢?同样是渠道商,在传统行业比如刚才说的家电行业,老百姓为什么信任国美苏宁呢?因为分店多、服务好?总之是因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旅游搜索引擎网站,这样的在互联网行业上的渠道商,如何建立公信力呢?有待探讨和继续思考……

02/08/2007

Light Reading: 华为和中兴面临的市场挑战

Filed under: 商业,所有帖子,电信|IT行业 — Ding Feng @ 4:26 pm

最近看了电信专业媒体 Light Reading 的 Insider 栏目在2006年12月写的一份题为”Huawei & ZTE: Global Market Challenges“的调查报告,是关于对华为和中兴面临的市场挑战的分析。如果购买这份报告的全文,没有折扣的情况下,报价是900美元。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当初华为、中兴为啥要进军国际市场?部分原因是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低迷,需求不旺,特别是2002年后。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字说,中国电信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在1997-2001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是22%,但2002年那年 Capex 开始大跌,并且2002-2006年这几年基本持平。因此从2002年起,华为和中兴都明显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进军力度。同样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字证明,2002-2005年间,Exports at Free-on-Board Price的年增长率,对华为是104%,对中兴是126%.

2. 华为、中兴进军国际市场的成果

2000年的时侯,华为的 contract sales 里面只有5%是来自国际市场,但到了2006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成了65%. 中兴的情况类似,2003年国际市场的sales revenue还少于12%,而2006年上半年就占了中兴总的sales revenue的38%.

3. 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靠低价取胜

报告作者举例说,2005年,华为赢了印度某运营商的订单,华为的报价是竞争对手朗讯(Lucent)的37%. 而且据说对于某些关键的设备,华为的竞标价是朗讯的七分之一。

4. 低价策略虽然给华为、中兴赢得了订单,赢得了市场份额,却造成利润下降:简言之,不挣钱!

报告作者进一步引用了一些数字,根据这些数据,1999年之后至今这些年,华为和中兴的利润率基本上是持续在下降,到了2006年,都已经降到5%以下。

5. 中国政府的出口增值税退税补贴

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对本国出口厂商执行出口增值税(VAT: Value Added Tax)退税政策。IT和电信产业的出口厂商,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的增值税退税税率是17%,在2004年曾经减为13%,但很快就回到17%了。

结果是,华为和中兴越来越依靠从中国政府那里拿回增值税退税,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但即使如此,利润率还在下降)。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如果没有政府给于增值税退税的补贴,华为和中兴的税前利润在2006年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增值税退税补贴,华为和中兴在2006年都是亏损的。

6. 中国政府的软件增值税退税补贴

中国政府为了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2000年的时侯推出一个政策,国内公司可以从政府拿到软件的国内销售额的14%的退税补贴。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华为和中兴从这个政策得到的好处也是很大的。

作者结论说:从利润率角度说,华为和中兴其实并不比中国的那些传统的出口产业(比如内衣服装和鞋子)做的更好

最终结论是:华为和中兴越来越依赖中国政府的政策补贴以维持一定的盈利

因此接下来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一旦中国政府的这些补贴政策发生了变化,怎么办?

7. 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政策确实在变化

过去20年间,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之一是刺激出口(export-oritented industrializaiton),然而目前已经看到这种战略的弊病所在。因此在十一五计划里面(2006-2010年),中国政府已经决定要从面向出口转变为面向内需(transition of economic model from export-oriented to domestic-driven)。这种转变必然会减少出口增值税退税补贴。

作者接下来还从负债对资本比率(LTA: Liability To Asset Ratio)分析了华为和中兴的财务状况。结论是如果缺钱了,中兴是上市公司,还可以到证券市场去寻找资金;华为则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只能要么从银行继续贷款,要么变卖自己的资产:所以2001年华为把自己的电源部门卖给爱默生电气,2006年11月卖了华为3COM。

8. 作者的最终结论

华为、中兴在未来五到十年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华为、中兴不能分别从对政府政策补贴的依赖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也就是 Light Reading Insider 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自己不是学财务的,很多财务术语其实看不大懂,因此可能有理解偏差的地方,呵呵。


02/06/2007

还没找到 Jim Gray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电信|IT行业 — Ding Feng @ 12:50 am

Jim Gray

Jim Gray 是1998 年图灵奖得主,早年在 IBM 参与过 IMS、System R 和 DB2 的开发,后曾供职于 Tandem 和 DEC 公司。1993 年微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为他专门在湾区开设研究院,终于请他加盟。

现年63岁的詹姆斯·格雷是微软知名的研究开发人员,曾获得过计算机领域内著名的图灵奖。然而上周日1月28号他从旧金山港出海驾驶一艘40英尺长的船出海后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詹姆斯·格雷原计划航行到临近的farallon岛,在那儿撒下母亲骨灰。

发现詹姆斯失踪后,美国海岸警卫队昼夜搜寻,却没有发现詹姆斯和他的船的任何蛛丝马迹。他绝望的亲友和微软的同事们决定借助于互联网。上周五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工程师们,网上交易公司亚马逊,还有google和微软这类技术公司都参与进来,他们组织卫星和载有高新技术的飞行器在詹姆斯可能在的地方进行大规模高清晰拍照。 这些照片由亚马逊公司上传http://www.mturk.com/, 全世界的网友都可以参加帮助搜寻的活动。


About Jim Gray:

About Jim Gray’s missing:


02/05/2007

再谈给产品命名和重命名

Filed under: 所有帖子,技术 — Ding Feng @ 2:36 pm

大约半年前,2006年的8月上旬,我写过一篇关于给产品取名的帖子《起个名字真不容易》,讲述了当时我们给产品取名过程的艰难。

今天在 PragmaticMarketing.com 的 Blog 上看到这样一篇题目是 Naming (and renaming) products 帖子,Steve Johnson 写的,从CA公司最近宣布要给它的产品大规模改名讲起。

这篇文章里面几个观点值得注意:

Renaming is expensive(给产品改名是代价高昂的):

Steve Johnson said:
A few years ago, one of my collegues at CA told me that they estimated the cost of renaming a product at $1,000,000.

Renaming is hard(给产品改名是很难做的):

Steve Johnson said:
As those of us who have worked closely with code know, as much as we might plan to put the product name in a constant so it can be easily changed, the product name is usually hard-coded in plenty of places. A name change isn’t as trivial as it appears to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Nothing seems difficult to those who don’t actually have to do it.

Invest in promotion for the suites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products(市场推广费用应该更多的花在产品族/系列上,而不是单独的个别产品上):

Steve Johnson said:
Even Microsoft, with all of their marketing money, tends to invest in promotion for the suites rather than the products. That is, MS Office tends to get the lion’s share of promotional spending rather than individual products like Word or Visio.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naming on B2C or B2B products(对B2C或B2B的产品的命名策略是不一样的):

Steve Johnson said:
There are two strategies for naming: descriptive or unique. Names that are unique like iPod, Nuvi, and RAZR work best for B2C products. For B2B products, the descriptive approach, such as that CA is following, is best.

我个人理解这里的B2C就是消费级产品(目标客户是个人消费者),而B2B是指企业级产品(目标客户是企业级用户)。

延伸阅读: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