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的缘由是看到彼岸的Blog提到他想到一个很有趣的功能:邮件地址加标签,自动匹配群发。
Tag,”标签”,貌似俨然成为 Web 2.0 的标志之一。就我个人生活而言,我目前主要在GMail里用Tag,Tag在GMail里面叫Label。另外,我以前在写Blog的时候还顺便给每篇Blog打Tag,但现在也不打Tag了。
但我在实际使用下来,觉得Tag机制还有一些问题。用户的一些需求用目前的tag机制无法很好的解决。
Tag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时间属性。
用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在随时间变化。这段时间用户在关注A事情,因此会把有关A的东西打上A的Tag。过了一段时间,用户不再关注A了,但以前打的 A Tag 还在。举例来说,如果我在求职,最近在和A公司联系,那我在Gmail里面可能把A公司的HR发来的各种邮件打上 A Label,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谈不下去了,A对我而言已经没意义了,但A Label依然还在我的Gmail的Label列表里面,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来我可以把这个A Label删掉,但想想万一以后还有用呢,用Gmail Search固然应该能找到,但如果本来就有Label找起来更快,所以也就先不删了。长此以往,这种过期的Label 越来越多,列在一堆不过期的Label里面,真是无奈。
Tag 还有一个问题是同义词。
我以前(去年)在写Blog的时候还经常顺便给每篇Blog打Tag,但很快我就发现打Tag,我还得费脑子去想Tag。而且由于同义词众多,相同主题的帖子有可能被打到不同的Tag里面去,比如我写游记,有的游记打上”旅游”的Tag,有的游记打上”旅行”的Tag,那你说旅游和旅行有什么区别?这样两个几乎是同义词的,就分成两个Tag,日后按照Tag检索也不方便啊。
怎么办?如何改进Tag?有没有更好的信息组织方式?